.
续碑传集(全86卷)
资料编号:KW1817
文件格式:PDF
文件大小:3.44G
作者:缪荃孙
出版时间:清宣统2年
缪荃孙辑.清宣统2年(1910)江楚编译书局刊校
介绍如下:
缪荃孙编著,八十六卷,宣统二年(1910年)成书,当即有江楚编译书局印本,为续钱氏《碑传集》之作。
缪氏(1844-1919),江苏江阴人,晚年号艺风。出身于诗书世家,光绪二年(1876年)进士,任翰林院编修、国史馆总纂,不屑官场的逢迎,得罪大学士兼掌翰林院的徐桐,离任,入湖广、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府,主持江楚编译书局,主讲常州南菁、金陵钟山等书院,充南京高等学堂监督、京师图书馆监督,晚年入清史馆参加全书的设计及列传的纂写。他一生从事教育和著述,特别是版本目录学和金石学的研究。著作宏富,有《南北朝名臣年表》、《近代文学大纲》、《艺风堂文集》、《艺风老人日记》、《清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》、《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》等书;署名张之洞作的《书目答问》,传云出自其手;另有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,为其与友人的通讯集;主编的方志很多,并主持《常州先哲遗书》的编务和椠刻。关于缪氏的生平,有其自撰的年谱,有夏孙桐作的《缪艺风先生行状》,第二章介绍过的费行简《当代名人小传》亦有其传,因其简明而附录于后。(【附录8,1页。第171页】)缪氏在清国史馆时担任儒林、文苑、循吏、孝友和隐逸五类传记的写作,是继续阮元在史馆的工作,这大约也是他后来从事碑传集编辑的契机。
钱氏《碑传集》的传主生存年代至嘉庆朝截至,到了缪氏作书时代已经过了九十年,中间大事频生,有关的人物传记频出,是以缪氏认为需要续纂钱氏之作,遂于光绪七年(1881年)开始搜集资料,图书文献之检索外,同时向名人后裔广泛征集碑传文,历经三十年而成书。所收作者三百五十九家,志书十六种,记录道光至光绪时期的历史人物一千一百余人。
体例上遵循钱氏书,然根据清代后期的实际情况作了小的变动,体现在二级类目中,如功臣类下沈阳功臣、国初功臣和宰辅类的开国宰辅、明臣宰辅概行取消,因这些类目的内容到清代后期已无从出现;藩臣类改称“外藩”,后加“客将”一目(因清朝镇压太平天国才产生利用洋将的事情,故有此目的增设)。将经学和理学二类合为“儒学”一类,列女类下加“辨通”一目。计分二十二类,为宰辅、部院大臣、内阁九卿、翰詹、科道、曹属、督抚、河臣、监司、守令、校官、佐贰杂职、武臣、忠节、藩臣、客将、儒学、文学、孝友、义行、艺术、列女。在宰辅、部院大臣、督抚等类中,又按朝年区分为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四朝小类。具体到人物朝年的确定,以其卒年为准。
缪氏对所选文章持谨慎态度,抱着“借名人之文字,即以存名人之事迹”的目标,不改动人家的文章,发现有误失的,或作夹注说明。对列女传的选择尤其严格。他把自己给人写的碑传文,有的也选了进来,不是为己身存不朽,而是为了尊重传主,保存其史料。他在传主的分类上,自己感到有混乱的地方,如将护理督抚的传主列入“督抚”类,而将署理督抚的人又没有列入,却放在“监司”类,有人应入“九卿”而列进“文学”,应进“文学”的又入了“忠节”。他自我责备是自乱体例,其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。他还给乾嘉名人搜集了碑传文,集成十四卷,原预备附在书内,因故未能刊刻,甚为可惜。以上所叙,多据其《自序》,兹将其附后,供读者阅读方便。(【附录9,1页。第1947页】)
所选碑文,多有实际内容,令读者阅后能获知传主的主要行事,如卷四十二《守令三》的杨兆杏传,有两份,一为易燮尧作的传,云杨氏辗转各地任县令,行惠民实政及论为官之道;另一为彭崧毓撰的家传,比易作多叙述杨氏的家世,又写作清官而被弹劾罢任,流露出对弊政的不平之意。兹将两文附载于次,以见选文的一般情形。(【附录10,1页。第2447页】)卷46《校官》的《书丰县训导赵君事》、《宝应县训导张君墓志铭》,写卑官县学训导赵氏、张氏的尽职尽责。(【附录11,1页。第2529页】)卷85《列女·辩通》写秀女的指斥时政,除表现幼女的机辩,读之对清末败政及民间的不满情绪均能有所了解。(【附录12,1页】)
目录介绍如下:
001续碑传集卷1-3.pdf143.41 MB
002续碑传集卷4-7.pdf141.78 MB
003续碑传集卷8-10.pdf120.54 MB
004续碑传集卷11-15.pdf160.30 MB
005续碑传集卷16-18.pdf112.32 MB
006续碑传集卷19-22.pdf142.56 MB
007续碑传集卷23-26.pdf160.57 MB
008续碑传集卷27-30.pdf150.25 MB
009续碑传集卷31-33.pdf118.46 MB
010续碑传集卷34-36.pdf140.25 MB
011续碑传集卷37-39.pdf131.04 MB
012续碑传集卷40-42.pdf136.50 MB
013续碑传集卷43-47.pdf174.96 MB
014续碑传集卷48-50.pdf156.09 MB
015续碑传集卷51-53.pdf146.48 MB
016续碑传集卷54-56.pdf133.98 MB
017续碑传集卷57-60.pdf188.42 MB
018续碑传集卷61-63.pdf148.55 MB
019续碑传集卷64-67.pdf184.67 MB
020续碑传集卷68-71.pdf145.50 MB
021续碑传集卷72-74.pdf125.71 MB
022续碑传集卷75-77.pdf141.86 MB
023续碑传集卷78-80.pdf151.79 MB
024续碑传集卷81-86.pdf171.89 MB